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基层政务公开 ——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的青川实践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本站 分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基层政务公开

 ——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的青川实践

青川县人民政府

自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青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政务公开试点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8+1”试点领域,全面贯穿“五公开”要求,在事项梳理、流程规范、标准编制和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组织开展了试点工作。6月28日至29日,在浙江宁波召开的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青川代表四川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一、主要做法

(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厘清三级事项。把握“基层政务”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问需、特邀监督员问效,向全县268个村(社区)发放6000余份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征求意见表,收到群众反馈意见270余条、采纳97条。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事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运行过程作为公开的重点,形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事项”目录,梳理形成县级公开事项520项、乡级公开事项120项、村级公开事项94项。以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为基础,通过试点部门会商、“两代表一委员”会诊,突破公共信息部门化、内部化的“惯性思维”,将以往许多可公开未公开的事项纳入目录,厘清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应该向公众提供和接受公众监督的事项。以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为核心,推动事项办理的流程、结果信息即时可查可用,实现办事全过程公开透明、可追溯、可核查。

(二)以利企便民为宗旨,再造工作流程。推进公开工作和业务工作两个流程“同步再造”。一方面,以政务公开角度审视和促进政务流程再造,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最大限度简化优化群众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另一方面,通过业务工作的实际操作,检验公开流程的科学性和便利性,积极探索发布、解读和回应的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公开整体质效提升。截至目前,优化《户口登记迁移审批》等273个业务工作流程、《“五公开”工作流程》等17个公开工作流程。

(三)以科学实用为原则,编制公开标准。从政务公开组织、实施、运行、参与、监督等实际操作的关键环节出发,搭建政务公开通用基础标准;从各试点领域具体业务办理流程出发,进一步确定公开内容、主体、方式、时限、渠道等核心要素,形成具体业务公开工作标准。通过试点部门“拟标”、联席会议“议标”、主管部门“定标”,邀请第三方公司辅之以专业技术手段,实现标准体系的延伸构架,搭建了“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服务保障子体系、服务提供子体系和监督评价子体系”的标准体系,形成了63项政务公开标准。

(四)以有效获取为目标,构建公开平台。按照群众“易获取、乐参与”原则,构建了“四主四辅”八大公开渠道(县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有线电视、“村村响”广播和部门查询点、固定公开栏、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和“一厅两馆两中心”(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图书馆、档案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党群活动中心)五大公开场所,实现了信息公开由“政府配菜”向“群众点菜”的转变。整合资金3.6亿元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投入资金2760万元全面完成县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大厅信息化建设和全县3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采取“互联网+”的模式,整合广电网络互动V网和“雪亮工程”,创新开发电视政务公开平台。全县36个乡(镇)、268个村(社区)均开通政务微信公众号,开设了“精准扶贫”“救灾”“义务教育”“危房改造”等栏目,设置了“你呼我应”互动版块,还为特殊群体提供音频服务,满足了特殊人群的信息需求。

二、主要成效

(一)政务公开助推政务服务,奏响了质效提升“协奏曲”。通过探索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和体验,大刀阔斧在要件上“减肥”、流程上“瘦身”,让群众少走“马路”、信息多走“网路”,公开与服务之间的正向反馈和良性互动正在逐步呈现,行政效率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公众获得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加。例如,在建设项目选址审批上,审批要件从10项减少到5项,流程上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6个工作日。在工业项目审批上,对符合条件的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办理时间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在证明事项清理上,村(社区)证明事项从310项“瘦身”到15项,并全面公开事项保留清单、办事指南和证明样本,努力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二)政务公开助力灾后重建,铺筑了发展振兴“高速路”。灾后重建期间面对资金大投入、项目大建设和群众大需求的实际,通过在群众安置点张贴公示、门户网站专栏公示等群众易获取的公开方式,及时公开项目规划、资金使用等信息,满足了群众对灾后重建信息的需求,确保了特殊时期青川的和谐稳定。在征地拆迁方面,采取发布征拆公告、面对面宣讲、征拆户代表座谈、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公开征拆政策,仅县城拆除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无一户采取强拆措施,实现了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以清单形式公开审批程序,实行“边批边建”“先建后批”,有力促进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进入发展振兴时期,青川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政务公开,不断优化发展环境,2014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5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位列全省第6位,2017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2017年,青川生产总值比震前增长2.6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3倍、3.9倍,政务公开有力助推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政务公开助战脱贫攻坚,吹响了摘帽奔康“集结号”。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探索形成了“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精准识别程序,将326名识别不精准的对象及时进行了调整公示,使识别对象实现了从“比较精准”到“更加精准”。通过二维码、公示栏等阳光村务“明厨亮灶”平台,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等进行全流程公开、全过程监督,实现了“惠民政策户户公开、项目工程个个公开、财务收支张张公开、阳光村务天天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使脱贫政策更加透明。通过“挂图作战”定目标,“五针五线”下足绣花功夫,使脱贫过程更加扎实。2017年,青川高标准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省际脱贫成效交叉考核两场“国考”,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末的16.14%降至4.29%。

(四)政务公开助跑生态经济,绘就了绿水青山“新画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和生态电商为主的生态产业。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建设为契机,将生态旅游作为试点内容,推送关注“青川旅游”微信公众号的提示短信,对生态旅游6大类40项事项全面公开,初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公开标准体系。通过试点促公开、公开促发展,青川先后建成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2017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国家旅游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境内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选首批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并居首位,2017年游客量达618.5万人次、是震前的6倍。青川建成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国家供销总社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涌现出“全球十大网商”赵海伶、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敲钟女孩王淑娟等一批电商产业带头人,青川被评为“2016四川电商十强县”。生态旅游和生态电商已成为青川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主要经验

(一)“一项制度”筑牢政务公开“最先一公里”。建立公开事项与业务工作的“精准对接”制度,将公开事项覆盖除涉密事项及其他不宜公开信息外的所有业务内容,将业务工作流程按办理顺序进行分解,逐一对应确定公开节点,实现业务全流程按照“五公开”要求“精准控制”,建强了政务公开“最先一公里”。

(二)“双向互通”破解政务公开“最难一公里”。坚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平台之间“一键链接”,使政务公开平台成为政务服务平台的入口,政务服务平台又成为最直接有效的公开渠道和载体,实现了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无缝衔接”,破解了政务公开“最难一公里”。

(三)“三级目录”打通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差异化的公开目录,厘清了哪一层级该公开什么、什么内容该哪一层级公开,真正实现了让群众看得到、易获取、能监督、乐参与,打通了政务公开“最后一公里”。

(四)“多方整合”建强政务公开“最弱一公里”。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而力量不足、资源匮乏又是基层的普遍实际。面对这种情况,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协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放管服”改革、基层社会治理、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和集约利用,实现了有人做事、有钱办事、事能办好,切实提升试点效果。

主办单位:广元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33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1351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67号
联系电话:0839-327559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39-3308553 举报邮箱:3449568373@qq.com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无障碍